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中心、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 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四条 学校拟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同时,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或各教学单位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与实施组建。
第二章 申报与评选
第五条 教学团队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实训中心为基础架构,各二级学院或各教学单位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教研室、学院组建。
第六条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原则上每2年评选立项一次,每次立项2-4个建设项目。
第七条 团队申报。申请团队填写《银河yh0076教学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并将相银河yh0076获奖证书、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于规定时间交至团队负责人所在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
第八条 二级学院初评。各二级学院对申报团队进行初评,择优向学校推荐,并填写推荐意见、签字、盖章后,将被推荐者的获奖证书、论文的复印件(原件经核对后可带回)和申报表(含电子版)统一报教务处。
第九条 教务处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单位推荐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进行初步审查。
第十条 学校会议评审。学校教学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对各单位推荐团队进行严格审查,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择优确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教学团队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一般由5人以上组成,但一般不应超过9人。一名专家同期原则上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并具备以下条件:
1.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在职教授或具有较大影响的副教授。
2.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凝聚力强。
3.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行业动态,及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4.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从事一线教学,教学成果突出,教学效果优秀。
5.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注重提升团队教学、科研整体实力。
第十二条 教学团队应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团队成员中至少有一名有教授或正高职称教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为保证建设质量,作为参加人员同期原则上也不得参与两个以上教学团队。
第十三条 团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应有一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思路与规划。
第四章 团队建设内容
第十四条 人才培养工作。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受益面广。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 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第十六条 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等。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等。
第十七条 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的教学团队要明确专业理念,制定完整的建设发展规划、实践教学计划、课程群设置规划与核心课程建设规划、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及方案等,健全和落实专业建设中的有银河yh0076制度,制定专业学术活动的规划,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目标。
第十八条 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建一支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立足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丰富专业教师职业经历,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优秀奖获得者。
第五章 项目管理
第十九条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团队带头人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所属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项目的研究、实践提供必要条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
第二十条 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2-3年,建设资助经费2-3万元,经费由团队负责人管理,按照《银河yh0076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2014】80号)相银河yh0076条款列支。其建设资助经费分两次拨付,中期检查前最多只能申报一半资助经费。
第二十一条 教学团队建设及经费使用由所在学院(或教学单位)负责监督、管理,教务处负责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立项后,由团队带头人填写《银河yh0076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制定本团队进一步建设的具体方案,经所在部门审核后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 建设期间,项目组每年都要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建设中期,接受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的评估检查,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经费支持。
第二十四条 建设期满后,项目组提出结项验收申请,并提交《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学校教学委员会委托专家组进行项目结项验收,提出验收意见。验收主要围绕团队建设内容考察团队的建设规划执行情况、目标实现情况、课程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改革及实施等情况,并强调标志性成果。
第二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审定。学校校长办公会对学校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授予“银河yh0076教学团队”荣誉称号并发文公布。
第二十六条 学校将创造条件向省、国家推荐高一层次教学团队。原则上,向省一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应在校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向国家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应在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
第二十七条 “校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此期间年度配发参加教研会议经费1万元。
第二十八条 学校对校级教学团队的人员在国内外进修、岗位聘任、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
第二十九条 获选省、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项目,学校将按有银河yh0076规定进行奖励并对进一步的建设工作给予政策与经费支持。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银河yh0076教学团队建设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