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如
5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心中无戒惧 “闯王”迎末路——湖南省怀化市原副市长李自成严重违纪问题剖析》一文,读来印象深刻。去年5月,李自成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人们发现,这位“李闯王”不讲规矩,用权“任性”,早已“闯”到“沟”里去了。
“闯”,多为褒义,意味着大胆、有魄力,但这个字放到李自成身上,却成了有权任性、肆意弄权、突破底线的代名词。比如,他任溆浦县委书记时,在银河yh0076键部门安插上自己的心腹,不合他意的干部,要么被要求提前退休,要么“靠边站”;他任职沅陵的时候,准备举办全国传统龙舟大赛,面临资金困难,他“果断拍板”向企业摊派,美其名曰让企业“赞助”;他为刚刚毕业的女儿起草“创业方案”,为的是外地企业老板的巨额赞助资金。
干工作,离不开闯劲。干部干事,事成与否皆有可能,特别是一些改革创新的工作,干部个人需要承受不小的压力甚至是失败的风险。如果缺了那股子“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就会忧谗畏讥、不敢担当,胆小怕事、不愿担当,直至成为“温水中的青蛙”,空占位子但无作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相反,有闯劲,常常说明一个人工作肯负责、有担当,敢创新、能创新。
但闯劲决不意味着肆意妄为。有些干部,把改革创新当成了胡作非为的“遮羞布”,把有闯劲和守规矩对立起来,把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和不受纪律管制画上了等号;有些干部,心里没有规矩,眼里只有私利;更有些干部,大搞一言堂,只搞集中不讲民主,养成了“老子说了算”的骄纵。这表明,干部的闯劲一旦用错了地方就会贻害无穷。
干部闯劲用错地方,根源在于底线、红线意识不强。工作干得越多、职位提拔得越高,往往面临的诱惑就会越多,干部就越应时刻绷紧自己的思想弦,不断加固自己的底线。任由个人欲望泛滥,放松警惕,往往容易形成“工作上打破条框——不守规矩——目空一切——违纪习以为常”的怪圈。
古人言:骏马追风扬气魄。以李自成的教训为戒,干部遵红线、守底线,以蹄疾而步稳的节奏一马当先,方能打开改革新境界、闯出一片新天地。